民以食为天,武汉人以过早为天。
在武汉的31天不重样庞大过早体系中,有一个分支特别神秘。
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来自一锅老油。说洋气点就是friedfood,说的作一点就是汉味の炸物。必备的东西有一口大黑锅、一个可以反光的银色案台、黑色的长剪刀、以及一位系着围裙的老师傅。
他们总是神出鬼没,阴晴不定。今天还吃的好好的,保不齐明天就见不到。就算是规规矩矩出了趟摊,九点多钟就也就差不多要收拾收拾回家。每次碰上,就算当时肚子不饿径直走了过去,也还是会败在这些老师傅的油锅下,掉头买上一个还心里暗喜:赚到了赚到了。
哎,谁要这些老师傅们傲娇咧。
都是我们这群嘴欠的给惯的!
它们在某点评网上的咨询少到可怜,地理位置一般还都错误。但你放心,只要你到了那块地随便问上哪个婆婆爹爹。
“奶奶,请问您知不知道这附近哪里有油香卖啊?”
“油香??七滴油香??勒勒勒!过克对面往前走!桂花滴好七!”
热干面吃的再多,心里还是惦记这么一口老油味道。
甜口的酥饺、油墩,油香,米粑,欢喜坨,剁馍
咸口的鸡冠饺、糯米包油条,油饼包烧麦,糯米鸡,油条油饼,汽水包
如果说你在粉面店还能遇见油条油饼,在小区门口还能碰上糯米包油条,那么油墩、油香、酥饺这几个家伙可真是要看缘分了。如果你是睡懒觉的主儿,那你大概这辈子就和它无缘了
今天我们跑遍了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
找到了这些来自老武汉的神秘力量
鸡冠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