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求职季,
许多应届毕业生正忙着找工作,
各大招聘网站APP,
是不是都已经下载过一遍了?
然而让很多人没有料到的是,
你上一秒在招聘网站上投的简历,
下一秒不是去到HR的手里,
而是出现在了简历黑市上!
最近,深圳警方就破获了一起,
招聘公司员工利用职务便利,
倒卖用户简历以此牟利的案件。
利用工作便利获取用户简历
层层倒卖获利过万
近日,深圳市公安局龙华分局网警大队破获一起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数千条包含重要隐私信息的个人简历被不法分子层层倒卖,而信息泄露的源头竟然是招聘公司内鬼。
警方调查发现,嫌疑人王某利用工作机会,在公司寻找一些不再使用或者即将过期的公司账号卖给嫌疑人刘某,这些企业账号每个可以下载到份个人简历。
刘某通过这种手段获取了数千份个人简历,通过在各类社交平台群组里发售卖个人简历的信息,再以每份1到4元的价格倒卖出去,短短几个月内,就获利超过1万元。
目前,涉案的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
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然而,深圳这个案子绝不是个例。
简历“黑市”活跃的背后,
存在着一条简历买卖产业链。
1
卖简历是“公开的秘密”?
“一条龙”层层加价售卖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目前,网上简历售卖市场十分活跃,已形成“一条龙”产业。不法分子通过各种形式以正规企业身份入驻网络求职平台获得求职者简历,卖家出售的商品从简历获取的软件与账号、再到简历,一应俱全。
其中,简历有一手与二手之分,一手简历就是从未被售卖过的,二手简历是被卖过1次以上的。卖家表示,通常一手简历“转化率”更高,求职者电话更容易打通,QQ或
然而,正如不少网友所说,
这些方式对于从企业、平台等“源头”上
泄露隐私的情形基本毫无用处。
有分析认为,真正要保护好公民个人信息不被泄露,还需要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业机构严格落实好信息安全主体责任,做好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工作,防止出现各种形式的泄露客户信息的情况发生。
好在目前,相关单位在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方面的打击也同样不遗余力。
也有观点表示,在眼下相对维权成本较高情况下,部分信息违法者已将信息违法视为低风险、高收益的致富捷径,因此在完善立法工作,明确惩罚标准,加大惩处力度等方面,监管也可有所发力,进一步提高信息违法行为成本。
你有遇到过简历被泄露的情况吗?
对此你怎么看?
商报君精选等你来pick→
深圳2岁小孩急需送医,26岁交警挺身而出,结局令人痛心…
个公园!深圳迈入“千园之城”,每天逛一个可以逛足3年
来源深圳大件事、中国青年报
编辑吴怡漪责编李琰
头部白癜风怎么办治疗白癜风去哪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