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国制度与价值体系

这是不眠鸟的第三十二篇原创1.前言关于中西方之间的不同以及中国内部制度等一些列的宏大的命题,我是从高中开始接触的,前面说到了最开始看《防务新观察》开始,这也是我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战略的一种侧面表现。当时什么都还不懂,听人说中国教育体制有问题,各种不公平等等,西方教育人性化、快乐教育等等多好,当初都不明白,理解的也不深刻。后来对各方面开始慢慢有了了解,再后来读了各种相关的书,看了各种相关的视频,也经历和看见了各种的事,对很多方面有了全新的认知。我对当前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意识形态的分流深感震惊,觉得自己也可以在某些程度上起一些正本清源的作下面简要说说我的看法,将我的所思、所想、所经、所历、所看、所闻一一分享给你。2.思想混乱时期的余毒文革结束后,中国的各方面百废待兴,思想界杂乱不堪,中国连一本自己编写的教科书都没有,邓小平主动接过教育和科技的重任,年恢复高考,高考的科目和书籍全都是国家出资重金从西方国家买来,不可避免的接受了西方的整个话语体系,就如蓬佩奥所言以及已经解密的美国当初的一份中情局报告可知,美国通过各种方法想从内部瓦解中国,改变中国,颠覆制度。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七零后八零后甚至部分九零后都十分推崇西方话语体系中的自由,因为我国的教育是一点点改革的,书籍也是一点点更新的,思想体系也是一点点完善的,再加上大量的西方留学生,西式话语确实甚至几乎占据过主流。年的政治危机,恰恰证明了上面所说,也反映了当年的意识形态混乱。其实,这也不能怪当时的学生,一方面而要怪我们话语体系的不完善以及思想界的混乱,才有了西方话语的可乘之机,也可是说意识形态方面落后就要挨打的案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西方话语本身的迷惑性,崇尚个人自由,或者说社会达尔文主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原本就是人的本性。从这方面来说,我认为我们应该明确以下两点。第一,一个国家必须要有主流的意识形态。注意啊,主流不意味着扼杀多元文化,自古至今,我国绝大多数时间以儒家为主流,但依然没有妨碍其他学说的发展,甚至吸收并运用其中,相反推崇多元化的美国,六十年代的黑人民权运动和黑豹党惨死胎中,却在自由女神雕像旁树立了马丁路德的雕像而不是马尔科姆。这也说明什么,你当伪军可以被供奉,但你闹革命必须死。第二,治理国家就必须一定程度上约束本性。注意啊,约束不是扼杀,所以说世界上除了民主就是专制是站不住脚的,而是张维为教授提供的新范式,治理能力的好坏更能代表一个制度的好坏。另外要提一下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看似是在分散权利,其实是在当初混乱的年代下,变相的加强的政府的权利。这说明了什么,权威不等于威权,努力树立权威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在做的。为什么说混乱呢?因为在西方话语体系下成长起来的人,一方面在不停地追求完全的言论自由,另一方面又在不停的抨击中国的制度。这与当前我国的制度自信格格不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受西方话语引导,出了什么社会实践都爱往社会制度上找问题,喜欢微观事情普遍化、宏观化、甚至制度化,社会现象扩大化,当然我不否认大多时候,政府也存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嫌疑。他们对自己国家的制度既没有信心,也没有耐心,仿佛只要换了制度,很多问题就一夜之间消失了,如果不能,为什么非要扯上制度,为什么要把个人的问题制度化?默认资本主义制度更好的前提,想必也算是余毒之一。换种说法,即便西方在微观上有不少比中国做的好的地方,例如高科技。也不可否认,中美之间是文明型国家和国际海盗之间的斗争,是一个唯我独尊的价值观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万物并行而不悖的价值观的斗争,在这个层面,赢得显然是中国。3.浮躁与偏见是人之本性有人说,两相争斗到最后,不看是非,只论立场。我觉得十分深刻,因为太多东西,根本无所谓对错,又何谈是非。有人说过这么一段话:在一个不习惯于就公共议题展开公共辩论的社会里,人人都是易燃易爆品。在一个有着悠久的“你死我活”传统的文化里,真理永远是独家经营。我并不认同这句话,想必这一句话是崇尚西方自由的一个作者写的,从这也能看出价值体系的差异,在他眼里,人人都充满着偏见,只认准一方是对的,只认准自己的是对的,不允许甚至不听别人的意见,他给这句话赋予了一个大前提: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但事实是,浮躁与偏见,并不只是中国人特有,太多西方人更甚。他的表达中,仿佛西方的言论自由和两党制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可事实上呢,两党制成了比烂,言论自由也从来不敢说资本主义的坏话,预设前提的言论自由,在一种全社会都有默契不能讲什么的言论自由,未免太过肤浅,这里的核心就是,谈什么都危及不到两个政党背后的资本。另一个例子是,前段时间有个美国记者在人民大会堂外随机采访一些两会出来的人大代表,而问的往往是人大代表并不是很熟悉的议程,因此选择不回答,报道出来却成了中国高级官员回避问题、不正面回答问题、充满傲慢与偏见等,在我看来,无端揣度他人心思才是最冒犯他人的傲慢。说到这,奥,对不起上面我刚揣度了别人的心思,请大家原谅我,我也想偶尔双标一下。当然,在这里也阐述一点我个人的想法,我从来没有否定资本主义的先进性,甚至在刚产生的时候,他代表的是最先进的思想,但是本质与时俱进的想法来看,当前的资本主义制度和思想确实显得老态龙钟,负面性远远超过了其正面的价值。第三个例子,很多人对新时代培养的爱国主义青年十分不屑,认为是愤青,自己的事还管不好,身边的事还管不好,就不断关心国家大事,我认为大可不比,换句话说,这是新时代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巨大胜利,塑造自己的意识形态,这是任何一个独立国家的基本权利。当然,针对一些青年指指点点,国家应该怎样做,应该更主动,反制甚至军事打击异己,我觉得也有些过火,因为我们首先要有自知之明,那就是我们大多人既不是军人,也没法参与进去,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嫌疑,教人做人不如学习做人。毕竟,大家都是第一次。也在此劝告自己,每当想要给别人解释自己为什么对时,先去理解好对方说的是什么意思。4.关于美国制度的简单剖析大家都对美国的事情很感兴趣,香港的事还没完,美国自己内部先乱的不行,一会党政极化,一会反智,一会民粹,一会种族歧视,一会警察暴力,一会文化分裂,一会贫富分化,一会又经济民族主义,可谓是看点满满。下面将自己的所学简单介绍一下。美国比较突出的几个特点。一个是权利意识,一个是身份政治。啥意思?就是说美国价值观特别推崇权利意识,要去维护自己的权利,个人权利至上,典型的一个权利就是:言论自由。但权利意识带来了很多问题,诸如因为每个人和每个种族、群体都追求自己的权利,导致了文化上的分裂,例如黑人与白人的隔阂,妇女、孩子、老人与青壮年男子的隔阂等等。于是也出现了只要权力、不负责任的现象,出现了民主党不动工会,共和党不动警察的现象。而这种权利意识又变相加剧了公民的身份意识,最终导致身份政治。不同利益团体相互争斗,使得政治制度利益集团化,而大部分团体由于力量和经费有限,无法形成强大的合力,因此政治逐渐被资本控制,变成金钱政治,然后继续鼓吹种族平等等政治正确,加剧族群矛盾。可以说,身份政治,就是美国统治阶级用来化解阶级斗争的安抚奶嘴。从历史上看,无论是哪一个卓有成就的大国,都是有一定程度的规范和制度的,或者说有一定的政治集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治的稳定性与连续性,而资本主义这种制度安排存在扩大差异,减少共识的天然本性,固定是要造成撕裂的,也注定无法长久,续命之策就是西方国家近代通过殖民和建立后殖民全球化市场经济体系来维持国内稳定,而当前这一方法越来越难以实现。最重要的是,随着信息的共享,西方传统媒体越来越难以控制信息流动,越来越难以忽悠本国公民,于是就需要更有水平的忽悠专家来当资本的代理人,特朗普,嘴炮满天喷,俗称懂王,说大话吹牛皮几乎变成其天性,演戏是其生活的全部,说他是戏精本精恐怕也没人敢说个不是,由此可见一斑。凭借着红脖子美国人(中下层白人)和国内资本(包括军工)的支持,成功的走向白人至上主义,甚至有了法西斯主义倾向,这不仅在美国,整个西方都有这种倾向,右翼势力迅速崛起,这群靠掠夺吃饭的狗贼,显然是看上了中国这块挑着民族、种族起义和打破后殖民体系的领导者--中国。于是蓬佩奥之流开始挑起贸易、科技、地缘、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而这些显然迎合了各国的右翼势力和反华势力,在这些各种势力的操纵下,一些国家不顾国家利益而去跟随美国损害中国的企图是有可能得逞的,再加上媒体稍一引导,很可能变成主流民意。值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已经出现变革迹象,但争夺全球治理和国际规则制定主导权的较量仍十分激烈,特别是当前,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科技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交锋正日渐激烈的时刻,反华联盟也逐渐有了起色,这都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这时候: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话语就显得格外深刻。5.马克思主义与人文关怀近些年,我国越发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传播和斗争,但即便如此,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水平还十分有限,而面对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深刻,以及我国社会意识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新形势,必须要打好意识形态保卫战。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不可谓不重要,更何况,意识形态领域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例如苏联。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和新闻舆论引导工作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弘扬正能量,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向上向善的积极作用。我国的人民群众思想和精神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日益增强。当然,当前也依旧存在不少质疑攻击、抹黑污蔑,针对这些也应该及时揭露其本质,以立为主,立破并举。关于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首先应该从关键少数开始,抓好干部队伍和人才建设工作,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尤其是基层队伍更要加强思想教育,因为只有思想上真信马克思主义,才能在实践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才不会出现那么多贪污腐败,甚至小官巨贪,才会真正以人民为中心,才能赢得人心。毕竟,人们眼里的党,不是宏大的概念,而是身边的事情,法律是否完善,权力是否滥用,监督是否通畅,服务是否耐心,是否出现强拆行为,是否索要礼金,是否为民办事,制度是否尊重人才与科学,考试是否公平,灾难面前是否第一时间冲上前线。这些与民亲近,尽显人性关怀的小事,这些彰显正义与公平的举动,往往是赢得人心的关键。当前很多人对我国的制度依旧缺少些耐心,动不动就这里不好那里不好,而全然看不到政府的努力,还有一些人说灾难来临时主流媒体无人报道,这更是瞎说,这么多人冲上前线拯救生命,是你一句污蔑就能改变得了的?就像西方开始歪曲历史,二战是西方发动的,疫情完全是中国的错之流的话,这更让我想起来,西方人凭空捏造的:闭关锁国。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西方的真理,这又算什么真理。至于有人怀疑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大可不必,连福山都开始怀疑自己的历史终结论了,没有专业知识的我们也必须理性看待,社会主义的最终阶段是共产主义,我们听理论就可以知道,大同社会是很难实现的,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努力,一代一代人的付出。归根结底,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不是什么群氓。6.后记有个什么理论来,论证了人们往往更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久利益,换句话说,短视。在我看来,共产主义属于远视,而资本主义属于短视。一个不可能很快出现,一个不可能很快消失。马克思所言:一个更先进的阶级才能看出落后阶级的缺陷。而资本主义国家最大的缺陷,是为少数人服务,而社会主义国家是为大多数人服务,即私有制和公有制的本质区别。而资本主义制度,明显就是一个短视的制度,只看到了人类的天性,没看到历史长河的发展规律,然而,这里最大的问题是,资本主义的短视,或许对每个人来说就是一辈子。什么意思,就是很有可能你信一辈子资本主义,结果不仅没受其累,反而从中取得了巨大利益,如若是这样,还有几个资本家愿意争当做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呢?因此,之所以国内出现很多逆流,想必有以下那么几个原因:一个是国内的资产阶级有不少不甘心分享利益,不认为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有利于自己的,而只想追求自己的利益;另一个原因是既得利益者不断增多,不同阶级的人数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庞大中产阶级的利益诉求分散化,多样化,导致取得共识的难度不断增大,更加推崇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当然,还有很多原因,例如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和资本主义相似之处也让人感到迷惑,更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迫切需要回答和研究的问题。归根结底,这需要每一个人与自己的本性进行斗争,过程是艰难的,而前途是远大且美好的。以上。

相关内容:

手机中的舆论机器,潜移默化的价值观

乡村振兴事业,未来三十年的新风口

点击留言,和作者进行互动吧

喜欢的动动小手,点个赞吧

“原创不易,真诚化缘(一元)”

不眠鸟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qiancaoc.com/zzys/5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