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自救指南没有证书该如何写简历

最近收到一些家长的咨询,孩子成绩不错,五年级在某民办小校年级能排前名,可是孩子的“运气”不太好。

期末考试前生了个病,考砸了;后来准备抢公英、kp的名额,网速不行,没抢到;本想着今年再参加某民办的营地活动,可这些活动迟迟没动静,也凉了。这简历该怎么写?

19年,政策出台:不准再以各类校外竞赛证书作为择校前提...可以摆上简历的东西越来越少,况且现在没有ZXKS,薄薄的简历成了学校了解孩子成绩的主要方式。什么样的简历比较有价值?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简历这关要怎么过。

一、基本信息很重要

热门民办几个月内要收几千份简历,招生老师很难通过几张纸看到孩子优秀的内在。挑选简历的时间紧,工作量大,很容易疲劳。

就像大人投简历找工作一样,信息模糊的审核人员直接不想考虑。

①小学:名校(热门公办和民办校)先放一堆,普通学校再放一堆。依旧是拿找工作投简历作比,HR筛选简历时,也是、先放一堆,普通本科放一堆,专科再放一堆。

名校代表着这个家庭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而且从小开始就对孩子的教育给予了一定的重视,愿意给孩子花时间花精力。

这些孩子,凭借着小学阶段培养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加上后期家长的实力和教育,即使初中不进名校,中考成绩也不错,所以民办初中比较愿意先考虑这些小学。

②家长工作:看家长的职务也不是因为势力,学校本身就很有实力也不差那些钱。其中的道理和筛简历一样,优秀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面有更大的概率投入更多的精力。

两项信息筛选完,基本上可以倒下一大片。

面对海量的小学生,学校还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理解学校想选择各方面都拔尖的学生。但是这也不代表着,上述两个方面不突出的孩子,没有上民办的可能,换句话说,在其他方面,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尽量把差距拉平。

二、除了体育外其他成绩最好全优

现在的语数外全优基本上是标配的。课内成绩非常能反映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以及父母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说实话,目前小学的课本知识还不是很难,但凡孩子和家长都用心了,拿全优还是比较容易。

但是,也有部分家长反映老师给等第并不客观,比如孩子单科成绩数一数二,但是上课有些调皮捣蛋,老师就不会给优。

这恰好能反映一个问题,学校会参考五六年级的成绩等第也是非常理性的。教育是要学校和家庭配合的,一个等第可以反映出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家庭的教育,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喜欢一个上课捣乱的学生吗?

三、班级职务也是考量的一个方面

有些民办初中偏好看孩子是是不是各种长——班长、大队长等等,三好学生也算在内。这些职务背后有三个因素:首先,孩子的成绩;其次,孩子的学校表现;再者,家长和学校的关系。

前两点大家都理解,针对第三点做一下解释:不管是谁,都喜欢和通情达理的人接触,学校和班主任也不例外,如果你的孩子得到了这类的奖项,那就是在向民办初中证明,你是能恰当的处理和学校的关系。

四、活动KS:多多留意,注意筛选

今年还真是命途多舛,因为某些原因,部分学校的期中考试没有了,各种开放日和营地活动迟迟也没有消息,这也就意味着,活动中的KS也可能没有了,又少了一条择优的渠道。

活动中的KS成绩能非常直观的反映孩子的学习水平,考的好的孩子能有希望受到学校的提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qiancaoc.com/zzys/6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