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就到10月,一年一度被文书折磨的时节。
海明威写《永别了,武器》时,初稿用了6个月,写完初稿后,又一遍遍改,改稿又用了5个月。就像他自己说的,“一切文章的初稿都是垃圾。”
对留学申请而言,也是一样。所有的好文书都是改出来的。
如果你明明知道什么是好文书,写出来的却始终规避不了问题,那么,我要很残忍地告诉你,所有的知行不合一都源于——你其实不知道。
就像,你可能知道:模板化文书是不好的,写出个人特色是好的。但其实,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模板化“,”什么叫写出特色“。
如果你也在受文书的这些苦,HotEssay今天的推文就是为你准备的。
01、当我们在说模板化时,说的是什么陈词滥调的开头
“我成长于一个businessfamily。从小的熏陶,让我早早就确定我要学习金融融。”
“我们身处大数据时代,金融、购物、生活都受着数据的影响。”
模糊不清的职业目标
“毕业后,我要加入一家互联网公司。”
“我要学习先进的理论与技术,回到我的家乡,振兴产业。”
没有个人优势的经历描述
“大学里,我学了ABC三门课,掌握了扎实的数理功底。”
“作为一名审计实习生,我的工作是帮助全职的审计师处理函证,做底稿。”
我总是说,时代造英雄,是对的;原生家庭影响人格形成,也是对的。但是,这个时代,有那么多人,这种原生家庭,有无数相似的,为什么你要做这件事呢?
在这里插入一个关于“动机(motivation)”的概念: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几乎所有模板化的文书,讨论的都是外部动机,即环境对你的影响。
却忽略了一件事——内部动机。
我们会发现,所有写出个人特色的文书,一定讨论的是内部动机。
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对whatmatterstoyoumost的答案一定是不一样的。正因为这些内部动机,能指引你找到清晰的未来职业目标。
所以,我们会发现,内部动机在一篇好的文书里至关重要,甚至是核心。
再来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的文书顾问写不出来我的内部动机呢?
不是因为你的文书顾问不称职,而是因为她不是福尔摩斯,无法从问卷调查表上推测出你的内部动机的,也无法告诉你你的内部动机是什么。
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建议——要多沟通。沟通时,一起慢慢梳理,这个过程耗费时间,但有意义。这也才是顾问的核心价值。
02、如何写出言之有物的文书要修改一篇文章,应该是从内容、逻辑、语言三方面进行的。最重要达到的效果是言之有物、逻辑合理、语言简练。
内容就是考验你日常积累了。
再次强调,硕士不是本科的第二专业。就好像,你读高中物理,是建立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教的一样,硕士是建立本科教育之上的。
所以,你必须得对该专业方向有一定的了解。
如果是就业导向的项目,一定要结合你所关心的行业,探究行业发展的瓶颈或遇到的问题,体现你对专业以及行业的思考。
对行业的思考
举个例子。数据相关的专业,数据科学、商业分析等,如果你有一定的了解,也许也会有这些感悟:
01.迷恋数据分析手段,弱化商业思维
对数据的处理、解读与呈现,不能只看结果,更要重视解释。要记住,数据实际上是一种辅助工具,人才是真正的决策者。
因此,在公司中数据导向的决策,仍然要基于商业思维和行业背景来挖掘出数据背后的意义。
02.数据无法取代人文关怀
大数据可以帮助从业者获取宏观层面上的洞察,但冰冷的数据分析始终无法完全取代人文感怀。如何洞察用户的痛点,满足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价值,才是核心。
03.过于依赖数据分析会丧失创造力
过度使用数据分析会使商业决策变得模式化,会使商业战略趋向同质化,导致企业缺乏新意与创新。
04.数据可视化,形式大于内容
通过对于数据的一系列分析整合,并运用可视化的方式将之呈现出来,能够增强内容本身的可读性。但过于追求视觉效果,可能会让形式大于内容。
与专业的思考
再进一步思考,与你想要申请的专业或方向又有什么联系呢?
比如,与传媒市场营销相关——营销方式的转变。
我们会逐渐更依赖线上和数字营销。围绕数字营销的一系列,IMC、线上传播的心理、数据分析、多媒体方式的应用,都会比以往来得更重要。
比如,与计算机相关——新媒体平台的算法推荐。
其实就是信息流广告NewsFeed,是指在社交媒体用户好友动态、或者资讯媒体和视听媒体内容流中的广告,其背后的算法逻辑是如何生成的。
再比如,与人力资源相关——办公方式的变化。
远程办公不可避免造成的沟通成本增加。我们就需要思考如何提高团队合作、调动员工积极性,以及如何在线上依然体现员工关怀。
03、什么样的语言和逻辑更适合文书?这个问题非常简单——想一下是谁看你的文书。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建议跨学科参考申请文书,尤其是学术类与求职类。
商科申请最重要的是“说人话”,让不懂你行业的人也能明白你在说什么;理工科或社科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就是说“专业词”,也就是学术圈里的那些语言,这能体现你的专业度。
当我们知道了这件事后,就可以修改了。
大声朗读
文书是一种沟通方式。只有读出来,你才能发现语病、流畅度,甚至听感是不是好。
对垃圾内容做标记
复制简历的话——把文书作为简历的扩充版。
废话——就是作文考试里最喜欢的那些充字数的话,或者车轱辘话颠来倒去说。语言简练的要求就是,能用10个字说清楚的事,坚决不用20个字。
流于表面的话——比如我知道了如何更好地与团队协作,那究竟是如何呢?
给两个人看
给一个是给非常熟悉你的人,闺蜜或多年的老友。第二个就是给一个相对陌生的人,比如不了解你生活中样子的同事,或者留学顾问。
让他们看完告诉你,他看到的是你是什么样的,给他留下了什么印象。
只要这两个人的口径是一致的,那么你的文书就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