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简历有硬伤常见医学生考研复试简历问

21考研的同学们动作都非常快嘛,初试刚结束没多久,最近已经有很多同学向小昭咨询复试流程和如何修改简历的问题。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但是不得不说,很多同学简历的硬伤都太多了。有时候小昭也在想,导师看到这些简历的时候,会不会直接Delete~下面让我们看看大家简历存在的共性问题吧!大篇幅描写兴趣/在校/社会活动

首先,小昭必须说,同学们本科期间参与的很多活动都是对自己未来发展有帮助的,无论你是喜欢打篮球,还是喜欢演讲,亦或者是当过主持人,都是非常美好的一段经历。

但是,小昭再次强调的是,我们写简历是写给导师看,写给一位希望能招收到能帮助自己做科研,完成临床工作的老师看,而非应聘活动策划,婚庆主持。同学们可以一笔带过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个人信息里写个“兴趣爱好:****”这样一行字就足够了,无须大篇幅描写自己如何带领足球队、篮球队取得好成绩等等。也不必大篇幅的写自己参与演讲比赛得奖,作为某某会长组织了什么活动。将这些内容换成临床/科研的学习和实践经历更能吸引老师。

例如下面这位同学:

红色部分是小昭修改,如果自己没有科研经历的话,可以在红色部分中写一些本科的实验名称,写写你学到的实验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科研经历。如果参与过一些项目,写一些在项目中的贡献那就更好了!

论文未正确引用?

有些同学本科发了论文,结果却由于自己在简历中展示的方式不对,可能就会让老师忽略这个最重要的闪光点。下面我们将为大家展示中文文章和SCI论文在简历中的写法。

1、中文文章。打开百度学术--搜自己的论文题目--找到自己的文章点击引用--随便复制一种格式即可--简历中将引用条目中自己的名字加粗下划线+(第几作者)

赵志刚,龚凌志.血脑屏障及药物通过血脑屏障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35(4):-.(第一作者)

这样在简历中呈现是不是就很醒目,非常吸引老师了呢?而且以后大家写标书时或许也会用到类似的方法展现自己的前期工作成果。

2、SCI论文。和上述中文文章方法大同小异,可以在百度学术中搜,也可以用endnote搜完后引用到空白word,再复制,粘贴到简历中(无格式的粘贴,否则会有超链接)。

A.word中引用

B.复制引用内容

C.粘贴到简历(粘贴时,选择只保留文本)

姓名加粗下划线,最后面加括号写影响因子,第几作者。如果作者排名靠后可不写第几作者。这里说下影响因子,IF后面一般写的都是出版年份的,也有部分是写最新年份的,这里由于大家不是申请基金,不做过多要求。自我评价套话太多

很多同学自己找的简历模板都有这么一个栏目,然后就生搬硬套的写一些自己勤奋踏实、认真努力等等的套话。其实这些话换在任何一个同学上都适用,那么怎么才能与众不同呢?

小昭教大家,观点+例子的写作方法在这里非常实用!

比如你写自己英文能力强,后面紧接着就是“本科期间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多次帮助同学老师翻译文献,可基本无障碍阅读**领域的文献。”

比如你写自己勤奋好学,后面紧接着就是“本科期间曾自学多种生物学常见实验操作及原理,现已可独立完成**、**等实验操作。”

这里强调,例子细节越多越能体现出独一无二。换句话说,你这段话细节越丰富,别人复制过去也不可能成为别人的自我评价。

简历模板过于朴素、图形元素过多

很多同学用的简历模板不是太朴素,就是各种图案太多。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位同学的简历是一份表格,类似学校政审的那种表格。

还有一位同学用的模板,最上方的“个人简历”四个大字就占去了简历的三分之一。

这里建议大家使用能够让你充分书写内容的,稍加色彩修饰的模板即可。不要过于朴素,也不要过于花哨,内容是最关键的!

手把手教你写一份优秀简历

先说重点,没有导师喜欢看花里胡哨的简历,所以简历干净清晰、重点突出就是最好的了。

△简历模板参考格式

有很多小伙伴觉得自己大学期间平平无奇,没有拿奖,也没有什么科研经历,不知道如何下手,小昭带大家一起看看一个好的复试简历到底要怎么写!

首先,大家要明确的是,大部分本科生都是没有什么很突出的科研经历的,所以,不用在这一块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简历最大的作用是引导老师提问,所以一定要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教育经历

本科学校就读专业,以及其他基本的信息。

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等内容,那些分数数字尤其好看的,记得写上。

本科主修课程:这是一项极具有针对性的撰写,务必将与目标专业有关的课程按照关联性的强弱进行排序,实在弱的索性筛掉。(一些不重要的课程也可以省略)

这部分不需要太长,最好能挑选出几门的课程高分数——这项很关键,能直接展示出你与该专业的关联度优势。导师也是从这里开始对你有个基本的判断。(跨专业的同学把高分课程、主要课程写上)

学术经历

这一部分是全篇的重中之重,在写这一项之前你最好将导师的课题组介绍(主要研究方向、代表性学术论文等)了解清楚后有针对性地写,最好能向目标导师的研究方向和领域靠拢。

本科学术经历无非就是专利/论文/项目/实验室/课题等。写这部分的准则就一个:导师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你就尽量往上靠——将与方向最接近的经历放在开篇位置,无关的也得保留在后文,用来体现你的科研素养。(跨考的同学也不用担心,写自己参与过的项目就好。)

描述时可套用教科书级别的步骤:参与项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负责的具体任务是什么(采集数据?数据分析?撰写论文等等?)→最后项目的结果又是什么。

尽量精简一点。其余的研究思路、研究问题等细节都是留给面试挖坑用。

问题来了,本科没发过论文,学术经历一片空白怎么办?说实话,倒不至于一片空白,仔细回想一下:你在导师课题组打过杂吗?或者为了比赛写过论文么(即使未获奖)?这些都可以拿来延伸。

如果以上还没有那就直接写你的毕业设计,或者写你的本科课程实验——这两样完全能算作学术经历。

不要过分夸大学术经历,导师不傻,一旦被问到相关问题而你无法回答,那就是大型尴尬现场了。

不要将学术经历写成作文,即使你满怀热情,比如“我对XX方向充满研究兴趣,曾在XX领域钻研了XXX论文,认为该专业未来的应用方向应该是XXX”——也没有什么用,这类句子可以出现在面试、邮件里,但是最好不要出现在学术经历里。

技能和证书

证书:大多数高校都看的大学生英语四六级,有的务必加上,其他可以证明能力的证书,例如大学生的各项比赛都可以写。

技能:这是全篇最有可能被夸大的部分,比如精通PowerPoint、office办公软件啦······面试时导师一般不会对你的技能进行盘问,当然也不要无中生有呐。

最后,基本所有导师都会要求学生有以下特质,记得在最后写上相关的内容。

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科研兴趣浓厚,且能静下心来做科研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小昭今天给大家的福利

点赞+在看

↓↓↓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qiancaoc.com/xmjy/8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