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姐全文共字,阅读时长约5分钟用人单位以什么为依据来跟候选人谈工资?毫无疑问,根据候选人的过往工资和期望工资,其中,又以期望工资最为重要。但事实上,我们在找工作时,至少要“报价”2次,一次是在简历上体现的“期望薪资”,一次是在面试中被问到的“期望薪资”。两次的策略各有不同,我们今天先来说简历上的期望薪资。候选人简历上写的期望工资,与公司所招岗位的薪资预算范围是否匹配,还直接决定了有没有面试的可能。但不同公司不同岗位的薪资范围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不可能做到每一份投递的简历都“私人订制”。那么问题就来了,简历上的期望薪资到底要怎么写,才能既不因“喊价”太高让人望而却步,又不因不敢“喊价”错失原本可以谈到更高的工资呢?
01第1步:客观评估个人履历
1、过往工作履历中所在公司和行业一般来说,如果在我们之前的履历中有大型公司,或者热门、风口行业的从业经验,会大大增加我们找工作时的议价能力。如果有这一项,最终在确定我们的期望薪资范围时,可以在市场平均水平的基础上适当调高10%到20%左右;同时,如果过往工作履历都是在同一个行业、或者是有密切关联的行业(比如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等)深耕,找工作仍然准备找行业相关的岗位,这也是一个加分项,可以在市场平均水平的基础上调高5%到10%左右的期望薪资。2、过往工作履历中大多数工作属于什么类型我们在现实中会发现,即使岗位名称一样,具体负责的工作以及对应的要求,有时候会有很大的区别。你叫社群运营,别人也叫社群运营,你要做的是建立公司的社群运营体系,设计用户成长体系,另外一个社群运营要做的是每天核对用户身份信息邀请入群、在群里发布相关信息、维护群秩序和良好氛围。如果给你开出的工资跟另外这个社群运营一样,你肯定不答应。抛开公司高层的战略、策略性工作,剩余所有岗位基本上都可以划分为这样几个层级:交付性的工作:根据特定的标准和说明交付,比如流水线上按照固定流程做简单动作完成生产的工人;操作性的工作:在操作目标和服务标准范围内工作,比如售后客服、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维护社群秩序和日常运营的社群运营,他们都是根据相关的操作手册和规范来完成日常的售后客服和社群维护工作;战术性的工作:根据公司的战略制定运作计划、明确新产品、服务工艺及标准,比如我们上面举到的需要建立公司社群运营体系的社群运营就属于这一类。经由这样的分析,相信你已经很清楚:交付性、操作性、战术性的工作,随着它们工作难度和要求的递增,薪资水平也是递增的。现在我们需要客观地来评估:过往工作履历中,你做过的大多数事情是属于交付性、操作性还是战术性的工作?你接下来能做的是哪一类型的工作?02第2步:调研人才市场上的平均工资水平
上学时我们就都背过一句话:“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用在我们找工作谈工资上也成立。第1步分析评估自身履历,就是在评估自己的价值,这是我们确定工资的基础。但最终能拿到什么价位的工资,则要看人才市场上相关岗位的平均工资水平,根据自身能力的强弱、所处行业等,高于、低于,或约等于这个平均水平。那要如何去调研呢?既然是为了确定简历上期望工资怎么写,那自然是要去招聘网站上调研了。一个好消息是,现在大多数招聘网站和APP在企业发布招聘职位时,都不允许在薪酬待遇一项选“面议”了,必须给一个范围,这对我们整理分析人才市场上的平均薪资水平提供了极大便利。我是一个做任何事情都喜欢用笨办法的人,而且这么多年下来,这些笨办法常常带给我惊喜,给我积极正向的反馈,因此也就继续用了。所以教给大家的,也基本是自己如果做这件事,会用什么样的笨办法。建议大家可以做一张这样的表格:人才市场平均工资水平调查用自己将要应聘的岗位名称,到平时用的招聘网站搜索,把相关信息记录下来。当然如果会编程,直接爬虫抓取相关信息,可能会快很多。把本市近期在招聘中与你自己比较贴合的岗位信息收集到这个表格中,进行分析对比,除了大致能知道人才市场的平均薪资水平外,还会有其他意外收获:你会清楚地知道你这个岗位上,牛人大咖在做什么、有什么样的要求,以及他们的收入水平如何,这可能是你今后努力的方向;你会清楚地看到,不同行业、性质、规模的公司对这个岗位的不同定位和价值认知,基于你未来的职业规划,就知道到底哪些行业和公司才应该是你首选的方向;你会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个岗位的共性要求,更加明白自己需要补的短板是什么。03第3步:确定自己的期望工资范围
1、明确自己的求职目标也许在这之前,你觉得你的求职目标已经很明确了,但经过前2步梳理,你会发现,还远远没有那么明确。现在,是重新思考的时候:到底哪些行业是你的目标方向?交付性工作、操作性工作或战术性工作,你接下来的求职方向是哪一类?2、将自己求职目标与市场平均工资水平对应,得出初步范围确定了自己的求职目标之后,直接跟第2步数据分析整理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初步的期望工资范围。3、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微调得出初步范围后我们首先得跟自己目前工资和内心期望工资进行对比。如果还不如目前的工资、或者与内心期望有落差,可能就要考虑暂时不跳槽。已经裸辞了的话,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因此,本章所讲内容,强烈建议大家,在有离职想法的时候就花点功夫去做。90%以上的人都会觉得现在的工资太低,想要跳槽换一份工资更高的工作。但外面的情况到底如何,其实只是一个模模糊糊的情绪性的感知。只有经过这样亲自调查,才能知道市场的真实情况。补充说明一点的是,招聘网站上的薪资范围,很多都是包括了福利、补贴之类的,也不排除有些不那么本分的公司还进行了夸大。因此,根据招聘网站上得出的人才市场平均工资,需要适当再调低一点。同时,结合我们在第1步所说,如果过往履历有热门、风口行业的经验、大公司的经验、又或者在某一行业有较为深厚的积累,这些加分项可以直接兑现为我们的期望工资,可以在市场平均水平的基础上适当往上调。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期望工资确定后,要计算基于目前工资涨幅如何。如果太多,超过30%,则需要提前准备一个有说服力的理由,因为首次电话沟通里,基本都会被猎头或HR问到,如果不能说服他们,会给人一种漫天要价、不了解人才市场也不了解自己的不良印象。自此,我们完成了第1次“报价”,确定了在简历上应该如何写期望薪资。但这还远远没完,真正到企业里面试时的第2次“报价”更重要,我们再具体谈,不想错过的,可以点击左上角头像旁边的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