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怕了84款APP非法收集使用人的个

临床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m.39.net/pf/a_6185588.html
这些年,APP违法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被普遍谈论。很多人表示自己也曾有所怀疑,却无确凿证据。直到5月10日工信部通报84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消息一出,网友们直接炸开锅了。其实,这种利用职业便利非法收集用户信息牟取私利的案例,之前也有过报道,不然网友们也不至于这么火大。(1)求职简历被别人一页页截屏下来赚黑心钱早在年,智联招聘的两名内部人员利用公司漏洞,将10多万份个人简历廉价出售,当时就告上了法院。其实简历被卖并非这一起,求职者信息早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同年,58同城也深陷求职者简历数据泄露门。年,巧科达公司的法人及工作人员36人就因贩卖简历的事情被检察机关批捕。甚至有报道表示,某宝上就售卖有一款爬虫软件,可以下载千万人的求职简历信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专门为骗取求职者信息的空壳招聘网站。很多求职者知道后,直接崩溃,称:(2)快递员出售5万条客户姓名电话售卖赚7万元年1月29日,江苏无锡的某个快递总部,一名负责处理包裹投诉的办公室人员季某,一天用快递系统查询多个发件人信息,将他们的电话罗列成表格售卖给做微商李某,赚了7万多元。事情暴露还是其总部工作人员偶然间发现这名员工系统查询单量异常的大,他一天正常处理单量最多也就个,可是他却查询数多达多条,后在其电脑中发现了异常的表格报警,出售者与售卖者均被警察抓获。除了这种悄无声息被售卖信息的情况,还有一种就是精准收集用户信息的情况。(3)黑中介网贷软件造空壳收集借贷者信息我一名同事曾因接触过网贷,据他描述,他曾在手机软件商城中下载了大量的借款APP。其中真正能借到钱的就只有几个,因为很多都是黑中介,这些软件很多的并未申请借款入口,但是在它的软件内部却又很有其他借款平台的信息。目的便是为了收集借款人及借款人朋友的详细身份信息,再将其售卖给其他平台。我这样说是因为他曾有一次将我的号码填写成了朋友的号码,接下来接连几天我都收到各种借款平台的骚扰电话和短信,而我同事也收到了很多他压根儿就没使用过的借款平台电话,问他是否急需用钱。现在想想前两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儿,突然觉得自己是否就活在一个透明的世界中。前段时间,我长智齿牙龈发炎了,半夜牙疼得要命,就给我一闺蜜发消息,医院拔牙。谁知道第二天我浏览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qiancaoc.com/rhzz/128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